紫金縣人大常委會組織開展茶葉產業發展專題調研
根據紫金縣人大常委會工作安排,今年8月,紫金縣人大常委會組織開展茶葉產業發展專題調研,深入多家茶企實地調研,廣泛收集關于促進紫金縣茶葉產業發展的意見和建議,并形成“關于紫金縣茶葉產業發展工作情況報告”,全面展示近年來紫金茶葉產業發展成果,為加快茶產業發展建言獻策。
發展規模不斷擴大,茶葉產業加快發展
近年來,紫金縣出臺了《紫金縣加快茶產業發展促進精準脫貧工作實施方案》《紫金縣東江上游茶產業帶項目實施方案》《紫金縣茶產業發展五年規劃》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累計投入茶產業扶持資金7320萬元,著力解決產業發展用地、用水、用電、道路、融資、環保等要素問題,積極引進和培育大型龍頭企業,并發揮龍頭企業輻射帶動作用,吸引社會資本,擴大茶葉發展規模,推動我縣茶葉產業加快發展。
據統計,目前,全縣茶葉種植面積4.5萬畝,豐產面積3萬畝;茶葉省級龍頭企業3家,市級龍頭企業7家,從事茶葉種植的農民專業合作社133家;千畝以上茶葉種植基地5個,百畝以上茶葉種植基地逾百個。2019年,全縣茶葉總產量2500噸,產值6.6億元;預計到2020年底,全縣茶葉種植面積可達5萬畝,總產量達3000噸,產值超8億元。
品牌榮譽不斷增加,知名度享譽全國
2019年,紫金茶品牌榮譽碩果累累。
這一年,“紫金萱·紫金蟬茶”憑借高海拔、純天然、無污染、無添加、有機綠色等優勢,成功榮獲“ 2019第十六屆上海茶業交易(春季)博覽會”金獎和“中茶杯”第九屆國際鼎承茶王賽特別金獎。
這一年,衙庫嶂綠茶、武頓山金萱綠茶、青林峰金萱綠茶、金綠一號瑞香綠茶、紫金萱綠等5個茶產品榮獲“廣東十大好春茶(綠茶)”稱號;紫金萱紅茶、白溪蜜紅茶、鷹峰山有機紅茶等3個茶產品榮獲“廣東十大好春茶(紅茶)”稱號。
這一年,紫金綠茶、紫金紅茶一起躋身“粵字號”2019年縣域名特優新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百強,“紫金蟬茶·蜜香萬家”區域品牌更加響亮。
目前,我縣共擁有廣東省十大名牌產品2個、省級名牌產品10個、名特優新農產品12個。這些產品榮譽的獲得,進一步提高了紫金茶的知名度,推動紫金茶產業加快發展。
營銷手段不斷創新茶葉銷量取得新突破
近年來,在茶葉營銷上,紫金絞盡腦汁,下足了功夫。
今年8月28日,前中國女排奧運冠軍趙蕊蕊正式成為“紫金縣脫貧攻堅形象大使”和“紫金蟬茶形象代言人”,為紫金蟬茶打call,推動紫金茶銷售取得新突破。
2019年12月,我縣組織10家茶企參加2019年中國(深圳)國際茶產業博覽會,茶產品銷售額超50萬元。同時,還積極組織和鼓勵茶企參加茶產業博覽會、評茶比賽、專業博覽會,全力開拓各類銷售渠道,支持茶企在京東、天貓、淘寶等主流電商平臺開設官方專營店;縣政府還在抖音注冊了紫金蟬茶官方號,積極推廣“紫金蟬茶”區域公共品牌,其中今年5月20日舉辦了首屆“紫金蟬茶”開采節云上直播活動,現場帶貨20.48萬元。
不僅如此,紫金縣還搭建了由茶園物聯網精準種植平臺、茶葉全產業鏈信息管理系統、專家知識庫及專家知識服務系統、紫金蟬茶精準種植模型研究與系統開發、智慧茶園數據管控中心等組成的“智慧茶園大數據平臺”;金豐號等公司使用了“物聯網+區塊鏈農產品溯源”平臺,以實時監控的方式,展示茶園自然環境和茶葉種植、采摘、加工的過程,加深消費者對紫金茶的認識,贏取消費者認可。
聯農效益顯著,茶農收入大幅提升
經過多年努力,紫金茶產業已經成為“富民興村”的主導產業。
目前,全縣245個行政村中有52個村(其中16個省定貧困村)把茶產業作為長效脫貧的幫扶產業。據統計,2016年至今,我縣精準扶貧幫扶單位共發展茶葉種植約3000畝,超過500戶貧困戶參與茶產業發展,茶農人均收入從2017年的14872元增加到2019年的近18986元,增幅明顯高于全縣平均水平。預計未來五年,每年可為貧困戶人均增加收入達20000元,茶葉產業已經成為我縣具有現代農業特色的脫貧產業、富民產業。
加快茶旅融合發展,提升茶葉品質效益
要實現茶葉效益最大化,必須加快茶旅融合發展。
在調研中,縣人大常委會調研組了解到,雖然我縣幾個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在長遠規劃中均有“茶葉+旅游”的發展設想,但目前茶旅結合的配套設施還未完善健全,沒有真正形成“以茶促旅、以旅興茶”的良好局面。同時,茶葉產業鏈延伸不夠長,市場化、規模化、產業化程度不高,未能實現茶葉效益最大化。
為此,縣人大調研組建議,要進一步加快茶葉產業融合發展。按照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思路,進一步延長茶葉產業鏈,衍生出種類豐富、各有特色的茶制品,做好“茶葉+”課題,特別要在茶旅融合上下功夫,緊緊抓住“融深”“融灣”機遇,把“茶罐子”作為聯絡友誼的橋梁和共建共享的使者,加快茶旅融合項目的實施,使我縣茶葉產業步入融合發展、良性發展的軌道。同時,還要深入挖掘紫金茶的悠久歷史,講好紫金茶的故事,傳承紫金茶的文化,推動紫金茶由“柴米油鹽醬醋茶”向“琴棋書畫茶酒詩”跨越,實現紫金茶的經濟、社會、生態、文化價值大提升。
除了加快茶產業融合發展外,縣人大調研組還針對當前我縣茶產業發展仍然存在的“工作保障力度不夠強勁、品牌運用和認識不夠到位、營銷宣傳推廣不夠完善”等不足和問題,積極進言獻策。
一是要明確工作導向,盡快出臺縣委、縣政府關于加快我縣茶葉產業中長期發展的實施意見,著力解決資金、項目、用地、人才、環保等要素問題,保障我縣茶葉產業加快發展。二是要發揮品牌作用,齊心協力實施“區域公共品牌+企業品牌”雙輪驅動戰略,特別是要探索“紫金蟬茶”區域公共品牌的內涵和定位,傾情傾心傾力發揮好“紫金蟬茶”的品牌效應。三是要加強宣傳推廣,盡快建設縣城“茶葉一條街”,鼓勵茶企開設專賣店,以定制茶、扶貧茶、辦公茶的形式大力推廣紫金茶,力爭把我縣打造成全省茶葉集散地或粵東北客家茶集中交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