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賞花經濟”、打造文化IP……紫金這樣構建全域旅游新格局→
日前,在紫金縣紫城鎮北外村附近,一幢有著200多年歷史的老房子,因“長”滿橘紅色的炮仗花,成為了當地熱門的打卡勝地。一串串炮仗花從老房子的屋頂傾瀉而下,密集成穗的花朵如同燦爛的瀑布,橙紅的色彩鮮艷奪目,恰似一串串喜慶的爆竹,在微風中輕輕搖曳。每天都有不少人慕名而來,或是拍照留念,或是拍攝視頻分享到社交平臺。
近年來,紫金縣以“構建全域旅游新格局,促進文旅融合大發展”為目標,聚焦資源稟賦,充分挖掘客家文化、民俗風情、生態休閑特色,積極打造文旅精品,全力推進集“紅色文化、溫泉文化、客家文化、生態文化、鄉村旅游”為一體的文化旅游產業發展,譜寫“百千萬工程”發展新篇章。
“賞花游”蔚然成風
前段時間,在紫金白溪,漫山遍野的李花肆意綻放,潔白無瑕的花朵簇擁在枝頭,如霜似雪。微風拂過,花瓣紛紛揚揚飄落,仿佛下起了一場浪漫的花雨。穿梭在花海間的游客們,或舉著相機記錄這醉人的美景,或漫步其中悠然享受著春日的愜意,孩子們在花叢間嬉笑玩耍,現場一片歡聲笑語,熱鬧非凡。
除了潔白無瑕的李花外,黃花風鈴木、桃花、櫻花等各類花卉也競相綻放,勾勒出一幅幅絢麗多彩的田園畫卷,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觀賞,為當地文旅產業發展帶來了新機遇。一張張“賞花地圖”在游客們的口口相傳中不斷擴散,“賞花游”為紫金縣文旅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與“賞花游”一樣火熱的,還有當地多鎮正積極探索文化IP。日前,紫金九和鎮創新推出溫泉文化IP“湯寶”,以此作為宣傳九和溫泉文化與推動農文旅融合的核心載體,通過打造形象IP、融入景觀工程、實施品牌反哺三大路徑,探索出“文旅名鎮”高質量發展新樣板,走出了一條“溫泉引流、文化賦能、農旅融合”的特色發展道路。該鎮通過構建文化IP矩陣、實施景觀化工程、延伸文創產業鏈三大創新舉措,不僅實現了溫泉資源與農業稟賦的有機整合,更在品牌增值、產業提質、流量變現等維度取得突破性進展。2024年九和鎮成功入選省級鄉村旅游精品路線、縣級“兩天一夜”旅游精品路線等名單。
紫金蘇區鎮則以紅色文化為重點,打造“蘇區”品牌。當地大力推進蘇區鎮“一校一品”基層黨員教育品牌培育工作,按照“黨校+基地”的模式,以鎮委黨校為中心,充分挖掘鎮內烈士英勇事跡,串聯打造紫金縣蘇區鎮革命舊址群教學基地,實現省委黨校現場教學點與黨校示范點雙點聯動,目前共舉辦基層黨員培訓班18期,培訓828人次,進一步強化了紅色基地的教育功能。同時,蘇區鎮還創新模式,探索紅色資源價值轉化機制,圍繞紫金蘇區特色優勢,積極開發紅色旅游線路,串聯起各個紅色教育基地,打造集教育、觀光、體驗于一體的紅色旅游新模式,完成“紅色旅游”向“紅色經濟”的轉變。其中特色研學旅游產品“紅色蘇區革命傳承探索之旅”成功入選2024年度廣東省特色研學旅游產品名單。
紫金縣憑借豐富的花卉資源,“賞花游”成績初顯。但要想實現文旅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還需不斷探索創新,升級玩法、創設場景、優化服務、延長產業鏈,讓“賞花游”成為紫金縣文旅產業發展的新引擎,帶動當地經濟持續繁榮。業內人士提出,紫金縣需要在延長產業鏈、拓展價值鏈上做文章,借鑒其他地區的成功經驗,深入挖掘花卉的多元價值,讓“美麗顏值”變為“經濟產值”,將花卉資源轉化為持久的新質生產力,推動紫金縣文旅產業可持續發展。同時要打造研學、露營、夜經濟等模式,打造特色民宿、民俗風情體驗、農業特色展覽等新業態,構建一個全方位、多層次的“花花世界”,不斷激發文旅消費潛能。
今年,紫金縣提出,將立足本地豐富的文化資源,深入挖掘“紅色+綠色+古色”文旅資源,加強對歷史文化名跡等開發利用,將其納入城鄉旅游規劃和旅游線路開展統籌規劃,深度開發、重點推介,串珠成線、連線成面,推出紅色經典游、古色探秘游等精品線路,全力打造傳承紅色基因,推進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