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縣“十四五”審計工作發展規劃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及關于審計工作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紫金縣審計工作要自覺融入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圍繞改革發展全局,聚焦主責主業,依法全面履行審計監督職責,發揮審計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的重要作用,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本規劃主要依據縣委、縣政府和審計署、廣東省審計廳的部署,結合《紫金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十四五”國家審計工作發展規劃》《“十四五”廣東審計事業發展規劃》和紫金縣審計工作實際進行編制,是紫金縣審計工作今后五年的指導性文件和行動綱領。
一、發展的基礎和面臨的挑戰
“十三五”期間,在縣委、縣政府和上級審計機關的堅強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審計機關勇于改革、大膽創新、先行先試,各項工作邁上新臺階,有效發揮了審計的監督和保障作用。“十三五”時期,紫金縣審計工作也存在一些不足,運用政治眼光分析問題的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審計工作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審計整改監督還需進一步深化,審計成果開發運用還需進一步強化,審計工作任務重與力量不足的矛盾仍較為突出,審計隊伍專業素質與新時代要求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需要正視問題、精準施策、補足短板,推動深圳審計工作高質量發展。
二、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十四五”時期黨中央的決策部署、省委、市委工作部署和縣委工作安排,堅持和加強黨對審計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聚焦主責主業,依法全面履職,堅持改革創新,全力構建集中統一、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審計監督體系,更好發揮審計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的重要作用,為紫金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監督保障。
三、基本原則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始終把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審計工作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政治責任,把講政治貫穿審計工作始終,把黨對審計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落實到審計工作全過程各方面,從經濟監督中體現政治導向、政治要求,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發揮好監督保障作用。
——堅持依法審計。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依法全面履行審計監督職責,聚焦主責主業,依照法定職責、權限和程序行使審計監督權。堅持原則、恪盡職守、勤勉盡責,全面辯證地看待審計發現的問題,客觀審慎作出評價和結論。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把促進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審計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打造民生幸福標桿作為審計工作的切入點,促進構建優質均衡的公共服務體系、建成全覆蓋可持續的社會保障體系。
——堅持系統觀念。強化黨委審計委員會對審計工作的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強化上級審計機關對下級審計機關的領導。注重把審前、審中和審后貫通起來,強化審計工作的前瞻性、整體性和協同性。一體謀劃落實查問題與促整改的關系,推動各類監督貫通協調,構建監督合力。
四、主要目標
按照紫金縣“十四五”規劃綱要確定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結合審計工作實際,確定以下主要目標。
——健全集中統一的審計工作體制機制。把堅持和加強黨對審計工作的領導落實到審計工作全過程各方面,強化上級審計委員會對下級審計委員會的領導,強化審計委員會各成員單位的溝通合作,強化黨委審計辦與審計機關的協同配合,審計政治屬性鮮明彰顯。
——構建全面覆蓋的審計業務發展格局。聚焦主責主業,強化資源統籌,推進科技賦能審計,堅持后臺數據分析和現場審計并重,實現審計全覆蓋縱向與橫向相統一、消除監督盲區,全面提升審計監督效能。
——形成權威高效的審計工作運行機制。著力構建審計計劃、組織實施、復核審理、督促整改等既相互分離又相互制約的審計工作機制,加強審計質量風險防控,建立健全審計查出問題整改長效機制,不斷提升審計管理的制度化、規范化、信息化水平。
五、堅持和加強黨對審計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
(一)堅決貫徹落實黨對審計工作的各項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和關于審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實做到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發展。堅持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確保審計工作正確方向,做到立足經濟監督、體現政治要求、維護政治安全。
(二)健全完善黨委審計委員會領導下的工作機制
認真落實黨中央對審計工作集中統一領導的各項要求,強化上級審計委員會對下級審計委員會的領導,實現上下貫通、同向發力。加強對年度審計項目計劃的統籌和管理,突出審計服務重大發展戰略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推動審計監督與紀檢監察、巡視巡察、人大監督、司法監督、黨委和政府督查協調配合,形成更加有效的監督合力,不斷提升監督效能。
(三)充分發揮黨委審計委員會辦公室平臺作用
完善推動黨中央關于審計工作重大決策部署的落實機制,強化縣委審計辦研究統籌、服務保障、督察督辦、協調推進作用。建立健全審計監督重大事項督察督辦制度,加大督察督辦力度,確保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審計工作全過程各方面。建立健全審計委員會各成員單位間溝通合作機制,提升黨委審計辦和審計機關的協同工作水平,打造更加專業的一體化審計監督體系。
六、審計業務發展
(一)政策落實跟蹤審計
聚焦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加大對重大戰略和重點工作落實的審計力度;聚焦筑牢安全屏障,加大對經濟社會運行中各類風險的揭示力度;聚焦縱深推進改革,加大對重大改革任務和重要改革舉措的審計力度,不斷完善政策落實跟蹤審計體制機制,持續開展重大政策措施和宏觀調控部署落實情況跟蹤審計。不斷完善重大政策措施落實跟蹤審計機制,聚焦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提出年度審計重點事項和審計思路,充分發揮政策落實跟蹤審計平臺作用,健全各專業審計與國家重大政策措施有效對接機制,每年選擇若干項關系深圳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政策措施,集中力量開展專項審計,發揮專業優勢,確保審深審透。
(二)財政審計
圍繞提高公共財政管理績效,開展政府全口徑預算執行審計,深化“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財政審計監督體系。依法對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政府部門管理或受政府委托管理的資金、資產以及相關經濟活動進行審計,建立健全本級政府和部門財務報告審計制度,不斷增強財政審計的宏觀性、整體性和建設性。加強財政預算執行及決算草案審計,每年對政府預算執行及決算草案進行審計,監督檢查預決算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聚焦項目支出,強化對項目支出預算編制和執行情況的審計,促進項目資金合法、合理、有效使用。加強財政預算管理審計,揭示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和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關注預算銜接和統籌情況,提高預算的約束力、嚴肅性、透明度。
(三)公共投資審計
以推動落實紫金縣“十四五”規劃重大公共建設項目為目標,加強重大公共工程項目審計,促進優化投資結構,促進提升投資效能,推動投融資體制改革。加強重大公共工程項目審計,對關系全局性、戰略性、基礎性的重大公共基礎設施工程進行跟蹤審計,重點對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以及交通、水利、民生等領域重大工程進行審計,促進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擴大有效投資、優化供給結構、提高投資績效
(四)民生審計
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促進辦好民生社會事業、解決好民生突出問題為目標,加強對民生領域資金和項目的審計,推動民生領域相關改革任務落實落地,促進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維護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加強社會保障政策落實資金使用情況審計,加強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使用情況審計,揭示突出問題和風險隱患,保障基金安全規范運行,促進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加強衛生健康體系建設和改革推進情況審計,促進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完善、醫療服務與保障能力提升。
(五)資源環境審計
深化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以促進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典范、推動碳排放率先達峰為目標,依法對水、土地等國有自然資源管理以及與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相關的資金、項目等進行審計,圍繞領導干部履行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責任開展審計,促進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推動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審計力度,圍繞節能減排、污染防治、生態保護修復、資源開發利用等財政專項資金投入、分配、管理和使用情況,重點關注生態環境保護修復重大工程、環境基礎設施、資源循環利用等重點項目的實施效果,保障資金安全,促進政策目標實現。
(六)國有企業審計
以促進國有企業提質增效、保值增值、做強做優做大為目標,對國有企業和國有資本實現審計全覆蓋,推動國有企業深化改革,促進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維護國有資本安全。開展國有企業資產負債損益審計,圍繞國有企業資產負債損益的真實性、合法性、效益性,重點關注國有企業重大投資項目、資產處置以及風險防控等情況,促進企業提升財務管理水平和會計信息質量,提高經營管理績效和國有資產(資本)保值增值,促進國有企業改革依法有序推進,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促進完善企業制度,推動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
(七)經濟責任審計
以強化干部管理監督、促進干部履職盡責擔當為目標,推進經濟責任審計全覆蓋,強化對權力運行和責任落實的監督,加強與預算執行、民生、政策落實跟蹤等審計的有效對接,促進完善經濟責任審計結果運用機制,不斷提高經濟責任審計的質量和水平。嚴格按照《黨政主要領導干部和國有企事業單位主要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規定》(中辦發〔2019〕45號)要求,對黨政主要領導干部和國有企事業單位主要領導人員履行經濟責任情況進行審計,原則上實現5年一輪審目標。堅持以任中審計為主,對任職時間較長或長期未接受審計的主要領導干部優先安排審計,重點加強對地方黨委、政府、重點部門單位以及大型國有企業主要領導干部的審計,全面推進黨政主要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同步審計。規范經濟責任審計評價,健全完善經濟責任審計評價體系,認真落實“三個區分開來”要求,準確界定責任,力求審計結論客觀公正、問題處理實事求是,促進領導干部更好踐行五大發展理念,依法作為、主動作為、有效作為。深化經濟責任審計結果運用,推動將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及整改情況納入所在單位領導班子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檢查考核、民主生活會及班子成員述職述廉的重要內容。
七、審計整改監督
(一)推動審計整改工作提質增效
健全審計整改工作的運行機制,推動審計整改規范化,不斷規范審計整改工作內容、工作流程、工作文書等,探索推動整改結果作為干部考核、任免、獎懲的重要依據。開展審計整改結果判斷體系的標準化建設,探索開展審計發現問題和整改措施清單式模式,促進被審計單位整改的標準化。
(二)嚴格落實審計整改跟蹤督促責任
健全審計整改的領導、監督、落實和責任機制,推動審計監督與紀檢監察監督、人大監督、司法監督、黨委和政府督查協調配合,構建更加有效的審計整改合力。督促被審計單位嚴格落實審計整改主體責任,依法完成審計查出問題整改工作。督促主管部門嚴格落實監督管理責任,促進完善行業、領域制度機制。健全完善審計發現問題整改長效機制,配合人大常委會做好審計查出突出問題檢查,促進將審計整改成果轉化為治理效能。
(三)強化審計整改在經濟體檢中的作用
嚴格落實“治已病、防未病”要求,堅持揭示問題、規范管理、促進改革一體推進。加強對審計發現問題的綜合分析,提出有建設性的整改意見建議。發揮審計整改在完善制度機制等方面的建設性作用,推動主管部門和被審計單位舉一反三,從源頭上完善制度機制,鏟除滋生腐敗的土壤,實現防患于未然。
八、審計成果運用
(一)強化審計成果的綜合開發運用
建立健全審計成果數據平臺和共享機制,推動相關各方深化審計成果運用,促進“一審多項”“一審多果”“一果多用”。探索運用內部審計成果,建立審計發現問題內部動態發布機制。構建以充分發揮審計建設性作用為目標的成果運用機制,增強審計與其他監督主體的監督合力。
(二)加大審計成果和信息公開力度
完善審計信息公開工作規定和審計結果公告辦法。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以及公開后可能危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的信息外,依法依規全面公告審計結果,推動被審計單位公告整改結果。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安全,守牢審計宣傳主陣地,全面推進審計信息公開的規范化、系統化。
九、落實各項保障措施
(一)加強審計項目計劃管理
加強對審計工作的系統思考和整體謀劃,科學把握審計項目計劃管理工作的政治性、全局性、統籌性、前瞻性、科學性等特點和規律,更好發揮審計項目計劃在審計業務工作中的龍頭和指揮棒作用。增強審計項目計劃執行全過程預判能力,提高計劃督辦管理的精細化水平。嚴格督辦審計項目計劃實施,加強重點時間節點的督辦管理,確保年度審計項目計劃如期完成。
(二)強化審計質量與風險防控
建立健全全過程審計風險防控體系,構建完整的審計質量控制制度體系。加強審前調查研究和現場管理,強化對審計實施和報告撰寫的監督指導。嚴格落實審計質量風險防控質量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審計業務會議制度。健全完善審計質量檢查機制,完善審計質量檢查指標,定期通報審計業務質量重大問題。
(三)推進審計法治建設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扎實推進法治審計機關建設,嚴格依法獨立行使審計監督權。推動審計法治建設進程,繼續推進績效審計立法工作,充分發揮審計法治建設和制度保障優勢。依法全面履行審計監督職責,優化審計運行機制和審計工作流程,堅持在法定職責、權限和程序內行使審計監督權,自覺接受各方監督。加強對審計法律法規執行情況的檢查,確保審計工作質量經得起時間檢驗。落實普法責任清單制度,扎實開展審計法治宣傳教育。
(四)加強內部審計指導監督
開展對審計機關內部審計指導監督履職情況的監督檢查,統籌利用內部審計和社會審計力量,形成國家審計、內部審計和社會審計的監督合力。加強對審計監督對象內部審計工作的監督檢查力度,推動配齊配強內部審計力量,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基礎防線作用。加強內部審計結果運用,建立健全內部審計發現問題整改長效機制。
(六)加強審計隊伍建設
全面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把政治標準和政治要求貫穿審計干部隊伍建設始終;堅持正確選人用人導向,突出選人用人政治標準,認真落實干部選拔任用規定。嚴格落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常態化開展黨的建設督導檢查;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建立健全廉政風險防控機制,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向縱深發展;持續加強政治機關建設,打造絕對忠誠、絕對負責的審計鐵軍。
紫金縣審計局
2021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