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稅務著力打造人才高地“三項行動”激活“第一資源”潛能
人才是第一資源,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是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的有效抓手。近年來,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實施“三項行動”推進人才隊伍建設,探索構建具有廣東特色的稅務人才隊伍新機制新體系,全方位培養、用好人才,使得“第一資源”潛能活力充分釋放,干事創業氛圍更加濃厚。
實施“選苗強基行動” 做大用心攬才“基本盤”
“稅務部門的日常工作有哪些?”“稅務部門將招收哪些專業畢業生?”……為廣聚英才,2024年度公務員招錄工作期間,廣東稅務部門組建了高校宣講團,奔赴12座城市,深入28所“雙一流”高校進行宣講。在活動現場,稅務人員通過互動解答疑問,幫助有意向報考的同學深入了解稅務部門,促成更多“雙向奔赴”。
近年來,持續高漲的“人氣”和人才紅利為廣東稅收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綿延不絕的動力。與此同時,廣東稅務通過持續營造人才發展的良好生態環境,為人才提供健康成長的沃土。
針對新入職的公務員大多為剛畢業的大學生,缺乏基層經驗和社會閱歷,廣東稅務推行“六個一”教育培訓機制,不僅幫助他們迅速完成角色轉變,還為他們創造了更多的成長“儀式感”。
所謂“六個一”,即組織一次升旗儀式、一次憲法宣傳、一次稅服稅徽發放佩戴儀式、一次入職第一課、一次師徒結對儀式、一次職業生涯規劃指導。高州市稅務局的盧海珊通過“六個一”系列活動,與導師楊雋完成師徒結對,迅速在服務一線成長起來。她表示:“在導師的悉心教導下,我對稅收事業有了更強烈的歸屬感,迅速掌握了稅收知識,業務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廣東省稅務局深知年輕干部成長的重要性,抓住了他們入職后的學習黃金期,將“五師”考試(包括稅務師、法律職業資格、注冊會計師、軟件工程師、系統架構師)作為年輕干部必備的技能。他們通過設立“五師”備考加油站、利用學習興稅平臺、舉辦專題培訓班等形式,助力新入職公務員及中堅骨干提升業務素養,增強綜合能力。
“擁有‘五師’資格證書能獲得更多的機會、更大的舞臺,所以我決定考取稅務師,更好地展現自我價值。”遂溪縣稅務局遂城稅務分局的王建人說。作為物聯網工程專業出身的非財稅人員,王建人2023年順利考取了稅務師證書,由當年的業務“小白”迅速成長為一名業務骨干。
扣好廉潔從稅的“第一粒扣子”對于青年干部行穩致遠意義重大。為此,廣東省稅務局建設“粵稅青年大講堂”、開展“青年說清廉”“以案說法”等主題活動,引導青年干部樹立清正廉潔的價值觀。“我在這些活動中不斷汲取營養,拔節成長。接下來,我將堅守從稅初心,嚴守廉政底線,積極擔當作為,一定不負韶華,在稅收現代化新征程中展現青春擔當。”廣州市天河區稅務局新入職公務員邵夕恬說。
實施“育苗補養行動” 鋪就悉心育才“專用道”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堅持滾動式、遞進式培養人才,廣東稅務逐步形成“領軍人才—青年才俊—業務標兵”高素質人才梯隊,呈現出百舸爭流、千帆競發的火熱景象。
領軍人才“頭雁”效應持續發揮。據統計,2023年以來廣東稅務系統共有25名領軍人才(學員),考察對象8名。廣東省稅務局人事處處長安韶君介紹:“我們注重從全局性、戰略性、系統性的高度為25名領軍人才(學員)制定培養計劃,拓寬使用渠道,加大使用力度。2023年,廣東稅務領軍人才參與稅務總局重點專項工作12次,新提拔職務、晉升職級或者進一步使用8人次,領軍人才的示范引領作用得到真正發揮。”
始終把視角向青年傾斜、觸角向一線延伸,是發現和培養優秀青年干部的不二法則。2023年以來,廣東省稅務局實施青年才俊翻倍突圍計劃,開展4輪競爭性測評選拔,擇優錄取青年才俊180名。現階段,廣東稅務系統青年才俊人數已達325名,一支綜合素質高、業務水平強、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突出的青年干部隊伍逐步發展壯大。
“我們白天深入學習理論課程,晚上帶著積淀思考步入能力測試考場,還在‘世界咖啡館’專題研討中激蕩思想、互相啟發。”江門市稅務局的李潔瑩參加完全省稅務系統青年才俊專題培訓班后,直言此次培訓班是補短板、提素質的難得機會。
據介紹,廣東省稅務局青年才俊專題培訓班重點聚焦全面突出政治建設,緊貼青年成長需求開設精品課程,由省稅務局處長親自參與授課,有針對性地提高青年才俊綜合素質。
“除了定期舉辦培訓班,我們還綜合采取集中培訓、實踐鍛煉、參與重點專項工作等方式,推動青年干部多層級、多崗位、多領域歷練,鍛煉提升青年才俊政治能力、業務能力、管理能力,幫助青年才俊及早全面成熟、全面達標。”安韶君表示。
濟濟多士,乃成大業。在2023年全國稅務系統綜合比武競賽中,廣東省稅務局代表隊勇奪團體總分第一的好成績,并創下外語人才崗全國團體第一名、非居民稅收管理崗全國個人第一名、9個崗位的團體成績全部進入全國前五的佳績。
這是廣東省稅務局注重在稅收重點工作中磨礪培養業務標兵、并持續精心培育結出的碩果。據統計,廣東稅務系統累計培養專業骨干達719人、崗位能手達2949人,建立省、市級專業人才庫超百個,選拔入庫省級專業人才庫2070人、市級專業人才庫3950人。
業務標兵們在練兵比武中大放異彩,更在稅收現代化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的廣闊舞臺上走在前、作表率,進一步強化了學習型機關建設和人才示范效應。“雖然 已走下比武賽場,但我會把本次練兵比武的‘闖關’收獲轉化為勇毅前行的不竭動力,踔厲奮發比作為,立足崗位建新功。”榮獲非居民稅收管理崗全國個人第一名的黃佳旻說。
實施“墩苗成材行動” 樹牢精心用才“風向標”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練。為筑牢搭好在一線培養鍛煉青年的“臺子”,廣東稅務以組織開展干部實踐鍛煉、互派交流、建設實踐營地為抓手,讓“第一資源”的潛能迸發出干事創業的活力。
實踐鍛煉是育才用才的新平臺,吸引了3批次、95名青年干部“上掛下派”,在新的崗位上創先爭優。
2021年底,省局機關干部蔣琳珊“下派”到清遠市清新區稅務局擔任主要負責人。“進入‘一把手’角色后,我真切感受到了材料里常寫的‘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中‘指導’二字的現實意義。推到決策層面的事情往往存在‘兩難’之難,甚至‘多難’之難,孰輕孰重、利弊權衡,迫切需要判斷原則與價 值標準。只有學好總書記的重要思想,才能在紛繁復雜的難題中找到解題法寶。”蔣琳珊說。
“上掛”則有著不一樣的體驗。2023年初,廣州市海珠區稅務局的蔣宇航來到省局機關,參與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攻堅任務。他說:“實踐鍛煉讓我跳出原崗位的舒適圈,近距離學習省局機關高站位謀劃、高效率運轉的工作方式,可以提升自己的政治站位和履職能力,獲益匪淺!”
“上掛下派”的實踐鍛煉還逐漸延伸到全省稅務系統。截至目前,市級稅務局已互派超過200名干部參與實踐鍛煉。
在此基礎上,培養鍛煉機制邁出了更大步伐。2023年8月,廣東省稅務局、深圳市稅務局聯合舉辦“加強稅收合作暨稅務人才高地建設簽約儀式”。雙方通過建立制度化、常態化、規范化的互派干部實踐歷練“牽手行動”合作機制,助推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稅務人才高地。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稅務局納稅服務科的劉斐,是到前海稅務互派交流的干部之一。她認為,此舉能更好地推進粵深兩地納稅服務的高質量發展。“我既能學習深圳在涉稅中介管理等方面的優秀創新經驗,也能將橫琴在推行‘非接觸式’辦稅等方面的經驗分享到深圳,實現了取長補短、共同提升。”劉斐說。
大力推動實踐營地建設,則是另一項正在探索的推動青年干部成長成才的“法寶”。放眼全省,“稽查新戰法實戰營”“智稅實踐營”“文秘實踐營”等多個探索項目已成熟運作,并成為當前改革工作的重要助推器。
其中,珠海市稅務局經過4年多打磨的“智稅”工作室,蹚出了實踐營地建設的“新路子”。該實踐營地推行“2+4”培養模式,即2個月營地集中培養,4個月在崗開展項目實踐鍛煉,已培養了近百名業務精、政策通、作風硬的青年骨干。2023年,11名營地成員代表廣東省稅務局參加全國稅務系統青年創新“智稅大賽”,獲得創新案例賽精準監管賽道全國第一名。
“實戰、實用、實效是我們營地的原則。”珠海市稅務局第三稅務分局副局長黃彬分享說,一方面是配備“三級梯隊”導師團隊,以全國“智稅”競賽冠軍、稅務總局稅務稽查人才等為導師,讓學員學習有方向、有榜樣、有示范;另一方面,建立“數據+N”實踐體系,開設12門自創課程,幫助學員樹牢以數治稅思維,以數據為杠桿撬動稅費業務能力迭代升級。
廣東省稅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局將繼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持續加強全省稅務系統干部隊伍建設,帶好隊伍、干好稅務,為推動廣東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