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无尽,26uuu欧美日韩国产,特级毛片s级全部免费,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關于印發紫金縣2021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發布時間:2021-08-11 來源: 本網 閱讀人次: -
【字體:

各鎮人民政府,縣食安委各成員單位、縣法院、縣檢察院:

  《紫金縣2021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已經縣食安委領導同志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紫金縣食品安全委員會

  2021年8月3日

  紫金縣2021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中共廣東省委辦公廳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實施方案〉的通知》、《中共河源市委辦公室 河源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實施方案〉的通知》和《中共紫金縣委辦公室 紫金縣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實施方案〉的通知》有關要求,根據國務院、廣東省、河源市2021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現就紫金縣2021年食品安全工作安排如下。

  一、嚴格進口冷鏈食品管理

  1.繼續推進冷藏冷凍食品追溯系統的應用,督促進口冷鏈食品企業及時準確上報追溯信息。(縣市場監督管理局)

  統籌利用現有資源建立進口冷鏈食品從進貨到銷售環節全鏈條追溯體系,完善信息共享管理。(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縣交通運輸局、縣工業商務和信息化局)

  2.按規定開展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毒監測檢測,督促指導食品生產經營者落實進口冷鏈食品“三專、三證、四不”要求,繼續推進第三方冷庫備案和公示。(縣市場監督管理局)

  動態評估研判進口冷鏈食品傳播病毒的風險,對直接接觸進口冷鏈食品的從業人員和監管人員每周開展核酸檢測,按方案優先接種疫苗。(縣農貿市場疫情防控工作專班相關成員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加強糧食重金屬污染治理

  3.持續推進耕地周邊涉鎘等重金屬重點行業企業排查整治,動態更新污染源排查整治清單。開展耕地土壤污染成因排查與分析試點。繼續推進規模在5萬畝及以上的農田灌區灌溉水質監測。(市生態環境局紫金分局)

  在安全利用類耕地推廣品種替代、水肥調控、土壤調理等技術模式,對嚴格管控類耕地推行種植結構調整、休耕等相關管控措施。(縣農業農村局、市生態環境局紫金分局職責分工負責)

  4.嚴把糧食質量安全關,督促糧食收儲企業嚴格落實出入庫檢驗制度。督導收儲企業繼續嚴格執行儲備糧入庫必檢制度,銷售儲備糧作為食品生產原料的,與購買方明確食品安全責任。(縣發展和改革局)

  督促糧食價格品生產經營者嚴格進貨查驗,索取糧食收儲企業的出庫合格證明文件或自行檢驗合格,確保采購原料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對市場中流通的大米及糧食加工品開展重點抽檢,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縣市場監督管理局)

  三、強化智慧監管與信用體系建設

  5.推動“互聯網+明廚亮灶”建設及智慧監管平臺運用,逐步完善監管平臺功能建設,試點推動大中型餐飲服務單位和餐飲服務提供者“互聯網+明廚亮灶”建設。深入推進食品銷售風險分級管理工作,全面實現銷售風險分級動態管理。持續推進放心食品超市自我承諾活動。推進特殊食品信息化追溯平臺建設,督促特殊食品生產經營者落實索證索票和進貨查驗制度要求。(縣市場監督管理局)

  強化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公共服務機構建設運行,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網格化監管。進一步穩定和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繼續開展“陽光農安”試點,探索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等高科技手段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縣農業農村局)

  繼續實施“一品一鏈”食品追溯行動,加快食品追溯體系升級改造和布局。(縣工業商務和信息化局)

  6.推動食品安全領域信用體系建設,推進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做好信息歸集共享和公開公示。依法依規加強食品領域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的認定和公示,將嚴重違法和失信企業納入省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和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體系建設試點。(縣發展改革局、縣農業農村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完善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產地準出市場準入機制,加強工作銜接。(縣農業農村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嚴厲打擊違法犯罪

  7.開展“昆侖2021”行動,圍繞重點領域、重點地域,突出打擊食用農產品、食品、保健品非法添加和濫用添加劑、農藥、獸藥犯罪,嚴厲打擊直播售假等利用互聯網制售偽劣食品犯罪,加大跨區域大案要案偵辦力度,始終保持對食品安全犯罪高壓態勢。嚴厲打擊涉糧食品安全違法犯罪活動。(縣公安局)

  啟動“治違禁促提升”行動計劃,嚴厲打擊各類禁限用藥物使用和非法添加行為,加大對種植養殖者安全用藥培訓力度,嚴格落實農藥安全間隔期、獸藥休藥期制度,開展食用農產品“不安全、不上市”行動。(縣農業農村局)

  組織查處、掛牌督辦一批情節嚴重、影響重大的食品安全大案要案,形成廣泛震懾。對主觀故意、性質惡劣、造成嚴重后果的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落實“處罰到人”要求。持續推進“長江禁捕·打非斷鏈”專項行動。(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縣法院、縣檢察院按職責分工負責)

  對情節嚴重、影響惡劣的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依法從重判罰。(縣法院、縣檢察院、縣食安委有關成員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8.嚴厲打擊來源不明冷鏈食品走私入境。(縣公安局、縣工業商務和信息化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持續推進農村假冒偽劣食品三年整治行動,規范農村食品生產經營行為。開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執法行動,嚴厲打擊農村制售“三無食品”“偽劣食品”“過期食品”“商標侵權食品”等違法犯罪行為。(縣農業農村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牽頭,縣公安局、縣工業商務和信息化局、縣供銷社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嚴格重點領域監管

  9.嚴格嬰幼兒配方食品、嬰幼兒輔助食品、保健食品、固體飲料、壓片糖果等食品安全監管執法。(縣市場監督管理局)

  深入推進保健食品行業專項清理整治行動,保持高壓態勢,嚴厲打擊違法生產經營、違法宣傳營銷、欺詐誤導消費等行為。(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牽頭,縣委宣傳部、縣公安局、縣工業商務和信息化局、縣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縣衛生健康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10.開展乳制品質量安全提升行動,進一步加強乳制品質量安全監管。(縣市場監督管理局)

  11.實施餐飲質量安全提升行動。支持餐飲服務企業發展連鎖經營和中央廚房,提升餐飲行業標準化水平,規范快餐、團餐等大眾餐飲服務。鼓勵餐飲外賣對配送食品進行封簽。實現餐飲服務企業食品安全管理員培訓考核全覆蓋。全面實施餐飲服務風險分級管理,實施分類監管,開展餐飲服務量化分級改革。(縣市場監督管理局)

  12.實施食品小作坊生產提質行動,進一步規范食品小作坊生產加工行為,推動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區建設。繼續推進大型食品生產企業實施HACCP、GMP、ISO22000等先進管理體系組織生產,實現大型食品生產企業良好生產規范實施率100%。(縣市場監督管理局)

  13.實施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嚴格落實學校食品安全校長負責制。防范發生校園群體性食源性疾病事件。(縣教育局、縣衛生健康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提升風險評估與抽檢監測能力

  14.加強對蔬菜、食用菌、畜禽產品、水產品等食用農產品的風險評估、摸清風險隱患,提出防控措施意見。(縣農業農村局)

  加強縣級食用林產品檢驗檢測機構條件建設,提高竹筍、堅果、油茶籽等主要食用林產品抽檢能力。(縣林業局)

  15.市場監管部門食品檢驗量達到4批次/千人。國家級、省級監督抽檢不合格食品核查處置率達到100%,按時完成率達到85%,食用農產品抽檢結果公布率達到100%以上。持續開展全縣6家農貿市場快檢工作。開展食品安全承檢機構考核和食品數據抽查。開展應急指揮調度系統的建設與應用。(縣市場監督管理局)

  農業農村部門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定量監測量達到1.5批次/千人。食用農產品例行監測合格率達到97%。(縣農業農村局)

  壓實縣糧食質量安全監管責任,庫存政策性糧食代表數量不低于儲備規模30%,國家部署糧食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工作任務完成率100%。(縣發展改革局)

  16.制定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實施方案,強化風險評估結果的運用。提升疾控中心風險隱患識別能力,及時發現和報告食品安全風險隱患。(縣衛生健康局)

  推進食用林產品具備食用林產品種植現場快速檢測能力。加強食用林產品抽樣技術隊伍建設,加大食用林產品檢測力度,擴大檢測品種和檢測批次。(縣林業局)

  開展食品安全風險排查,梳理本行業、本領域可能涉及的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建立完善排查清單、措施清單和責任清單。(縣教育局、市生態環境局紫金分局、縣農業農村局、縣衛生健康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縣林業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嚴格落實進口食品風險監測計劃,嚴防進口食品安全風險。(縣工業商務和信息化局)

  17.配合開展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營養健康食品創制”重點專項,加快發展現代農業與食品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以科技創新保障膳食營養和飲食安全。(縣工業商務和信息化局)

  七、完善法規制度標準

  18.配合省、市有關部門開展《廣東省市場監管條例》《廣東省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管理條例》制修訂工作修訂印發《紫金縣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密切跟進市場監管總局、省政府、市政府有關部門規章和地方性法規制度的修訂進展,及時完善我縣相關配套監管制度。(縣司法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配合研究制定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臨床使用有關規定。(縣衛生健康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推動建立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訴訟懲罰性賠償制度,依法從嚴懲處危害食品安全的制假售假犯罪。(縣法院、縣檢察院按職責分工負責)

  19.配合省、市有關部門開展牛大力、五月艾等相關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制定工作。完善企業標準備案管理制度,做好制度執行和備案委托實施的服務和指導。(縣衛生健康局)

  配合市有關部門推進濕米粉、食品小作坊等生產加工規范的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制定工作。(縣衛生健康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健全完善特色農業標準體系,大力發展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生產和認證,推行食用農產品達標合格證制度。在生產方式上,推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創建農業標準化示范區。持續推進農藥減量增效,推廣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產品和技術。深入推進獸用抗菌藥使用減量化行動,提升畜禽養殖綠色發展水平。(縣農業農村局)

  針對非法添加、農藥獸藥殘留等問題,組織研究制定食品補充檢驗方法和食品快檢方法。規范食品快檢使用,開展食品快檢評價和驗證。積極響應大灣區食品團體標準建設。(縣市場監督管理局)

  八、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20.舉辦“世界食品安全日”活動。大力開展年度食品安全宣傳周系列活動。開展食品安全滿意度調查。(縣食安辦牽頭,縣食安委有關成員單位配合)

  支持新聞媒體準確客觀報道和輿論監督,宣傳食品安全先進典型和行業自律、誠信建設的典型經驗。(縣委宣傳部)

  21.把食品安全普法宣傳納入本系統“八五”普法規劃,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縣司法局、縣農業農村局、縣衛生健康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食品安全“你點我檢”服務活動。(縣市場監督管理局)

  開展食品安全進農村、進校園、進企業、進社區等宣傳活動、加強食品、食用農產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劑和食品冷鏈保鮮等科普知識宣傳,推廣倡導“減鹽、減油、減糖”健康飲食觀念。(縣教育局、縣農業農村局、縣衛生健康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縣工業商務和信息化局、縣供銷社按職責分工負責)

  九、組織實施

  22.推動各相關部門建立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落實臺賬并按季度調度。(縣食安辦)

  深化食品安全考核、糧食安全責任考核、“菜籃子”縣長負責制考核。(縣食安辦)

  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全面從嚴治黨,加強食品安全監管隊伍建設,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縣市場監督管理局)

  11月上旬前,各鎮黨委、政府(含管委會,下同)及縣食安辦有關部門向縣食安辦函報本地區本部門對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落實情況,推動落實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和相關部門責任。(縣食安辦、各鎮黨委、政府、縣食安辦各成員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